2016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的開局之年。省法學會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為指導,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以及中央和省委黨的群團工作會議精神,團結引領全省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圍繞中心、服務大局,主動適應新形勢,積極探索新機制,持續(xù)加強組織建設,著力推動法學研究,積極參與法治宣傳,不斷擴大法學交流,穩(wěn)步開展法律服務,著力增強實效性,有效提升影響力,開創(chuàng)我省法學會事業(yè)新局面。
切實加強思想政治引領
牢牢把握法學研究和法學會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團結引領廣大法學、法律工作者始終堅持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指導開展法學研究工作,自覺堅持黨的領導、人民當家做主和依法治國的有機統(tǒng)一,堅定不移地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治道路。切實增強政治意識、大局意識、核心意識和看齊意識,切實增強做好工作的歷史使命感和責任感,服從和服務于“四個全面”戰(zhàn)略布局,進一步加深對“五大發(fā)展理念”的理解,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tǒng)一到中央和省委精神上來。
努力提升法學研究水平
一是積極組織全省法學、法律工作者申報中國法學會2016年度部級課題,參加中國法治論壇、中國法學家論壇、中國法學青年論壇,以及“全國十大杰出青年法學家”和“董必武青年法學成果獎”評選活動。二是聯(lián)合有關部門共同發(fā)布法學研究課題。三是舉辦第九屆中部崛起法治論壇,努力將本屆論壇辦成一次“有質量、有特色、有影響”的中部法學盛會。四是開展優(yōu)秀法學人才評選活動,組織“河南省優(yōu)秀中青年法學家”評選。五是加強學術成果轉化。省法學會將積極拓展成果轉化渠道,建立與立法、執(zhí)法、司法等部門的合作機制,廣泛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參與法治實踐。
廣泛開展法治宣傳
一是堅持政治性與針對性、時效性、實用性相結合,按照“深化、提升、延伸”的要求,繼續(xù)開展“雙百”法治宣講和青年普法志愿者法治文化基層行活動。以各級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為主要宣講對象,努力提高活動的層次和水平,推動全社會形成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圍。二是按照貼近大眾、貼近實際的思路,進一步辦好《公民與法》(法學版)雜志,宣傳推介我省法學研究成果。三是積極探索“互聯(lián)網(wǎng)+法學會工作”新模式。打造全省法學會“一網(wǎng)一微雙矩陣”系統(tǒng)。
深入推進法律服務
一是要更好地發(fā)揮法治智庫的作用。建立有效工作機制,不斷拓展工作途徑,服務黨委政府工作大局和河南法治建設。二是服務立法。與人大、政府法制辦等部門建立合作機制,切實服務地方立法工作。三是服務司法實踐。深入基層一線開展調查研究,為司法實踐提出切實可行的意見和建議。四是服務司法體制改革。緊緊圍繞司法體制改革的主要任務,提出建設性的意見建議。五是設立臺商臺胞法律咨詢服務中心。六是深入推進基層法律服務。通過設立基層法律服務站、法律診所、法律顧問站等多種形式,促進社會和諧和人民群眾安居樂業(yè)。
穩(wěn)步推進法學交流
一是促進境內外法學交流。學習借鑒境外法治建設成果,服務我省法治建設實踐。二是加強省際聯(lián)系和交流。組織法學、法律工作者赴省外考察,學習先進工作經(jīng)驗,提高自身水平。積極參加兄弟省(區(qū)、市)法學會舉辦的學術活動,為廣大會員開展學術交流、開闊研究視野搭建平臺,促進我省法學研究水平整體提升。
不斷加強組織建設
一是加強縣級法學會黨組織建設。各省轄市法學會要加強工作指導,力爭年底前縣級法學會全部建立黨組織。二是繼續(xù)推進研究會建設。進一步健全研究會組織體系。針對新成立研究會較多的情況,舉辦研究會工作培訓班,提高研究會的工作能力。三是改進會員服務管理。制定具體舉措,拓寬工作渠道,密切與會員的聯(lián)系,將法學會機關建成會員之家。
認真抓好隊伍建設
切實轉變工作作風,不斷加強學習,增強綜合素質,提高組織推動工作的能力水平。要抓好思想建設,做信念堅定、為民服務、勤政務實、敢于擔當、清正廉潔的法治理念的信仰者、法治中國的踐行者。要抓好教育培訓,適時舉辦專題培訓班,對工作人員分期分批進行培訓。要抓好機制建設,推動學習培訓制度化、經(jīng)?;R訌娮黠L建設,進一步深化“三嚴三實”專題教育成果,加強機關黨的建設,狠抓各項規(guī)章制度的貫徹落實。加大考核考評力度,繼續(xù)對工作中涌現(xiàn)出的先進單位和先進個人進行表彰,通過先進典型的示范帶動,進一步激發(fā)工作熱情,進一步營造風清氣正、干事創(chuàng)業(yè)的良好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