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日,一段“老人哭著撕碎假幣”的視頻在網上流傳。視頻顯示,在廣西平樂縣,一名老人拿著自家的油來到集市賣,卻不慎收到300元假幣。老人非常傷心,哭著將假幣撕碎,她說,不希望有人再拿著這些假錢騙別人。
網友看過視頻后,紛紛發(fā)聲,同情老人的遭遇,稱贊老人的善良,并譴責用假幣欺騙老人的行為。
制造假幣無疑是犯罪行為。但在生活中,無意中收到假幣后,為避免損失,把假幣花掉,是否也構成犯罪?
這些與假幣有關的行為屬于犯罪
根據刑法的規(guī)定,偽造貨幣,出售、購買、運輸假幣,持有、使用假幣都可能構成犯罪。
其中,偽造貨幣罪屬于行為犯,法律未規(guī)定入刑數額,只要有偽造貨幣的行為,就可能構成犯罪,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偽造貨幣集團的首要分子、偽造貨幣數額特別巨大的、或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jié)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出售、購買、運輸假幣,數額較大的,構成犯罪,依法應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吨腥A人民共和國刑法》第一百七十一條規(guī)定:“出售、購買偽造的貨幣或者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運輸,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無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持有、使用假幣達到法定數額要擔刑責
持有和使用假幣也要達到法定數額才構成犯罪。根據刑法的規(guī)定,明知是偽造的貨幣而持有、使用,數額較大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處或者單處一萬元以上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巨大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二萬元以上二十萬元以下罰金;數額特別巨大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處五萬元以上五十萬元以下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最高人民法院關于審理偽造貨幣等案件具體應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五條規(guī)定:“明知是假幣而持有、使用,總面額在4000元以上不滿5萬元的,屬于‘數額較大’?!币虼?,故意持有、使用假幣達4000元的,就可能構成犯罪。
有的人不慎收到假幣后,會再次把假幣花出去。這種情況下,行為人使用假幣的數額較小,一般不構成犯罪,但這種行為也是違法的。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的規(guī)定,明知是偽造、變造的人民幣而持有、使用,尚不構成犯罪的,由公安機關處15日以下拘留、1萬元以下罰款。
因此,日常生活中,在收受大額現(xiàn)金時,一定要予以辨別,如果懷疑是假幣,要及時報警。根據相關規(guī)定,公安機關和中國人民銀行有權沒收假幣,辦理貨幣存取款和外幣兌換業(yè)務的金融機構可以收繳假幣。除此之外,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無權沒收和收繳假幣。
不慎收到假幣后,一定要依法處理,不要私自持有或使用,避免因小失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