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風采
【“首席+站點”之河南實踐】濟源示范區(qū)法學會開展訴源治理 打造“周到”調解品牌

【“首席+站點”之河南實踐】濟源示范區(qū)法學會開展訴源治理 打造“周到”調解品牌

來源: 發(fā)布時間: 2024-08-20 瀏覽:2362 次

春風細雨化煩憂  暖心周到促和解

濟源示范區(qū)法學會開展訴源治理 打造“周到”調解品牌


陣地“建”起來,首席“忙”起來,站點“熱”起來!濟源示范區(qū)法學會天壇街道工作站的“周到”調解室是法學會扎實推進“首席+站點”工作的一個閃亮品牌,調解室成立以來,共受理涉法涉訴民事糾紛60余件,調解成功39件。調解室由長年奮斗在訴訟裁決一線的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周備中擔任主任,配備專職律師,吸納村鎮(zhèn)兩級人民調解員、派出所警員、社區(qū)網格員等加入,有了首席專家當“主心骨”,轄區(qū)近七成涉法涉訴糾紛迎刃而解。

請來“首席”“強外援” 擴容解紛“朋友圈”

調解法官姓“周”是“周到”的第一層含義。

天壇街道是典型的城鄉(xiāng)結合部和老工業(yè)基地,轄區(qū)流動人口多、商貿企業(yè)多、老舊小區(qū)多,人員結構復雜,各類矛盾糾紛防范壓力大、調處難度大。2022年,法學會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兼顧事理、情理、法理,協調開展庭外調解,妥善解決了轄區(qū)久拖4年的租賃合同糾紛,百余家商戶避免了被清退出場的命運,街道營商環(huán)境和社會穩(wěn)定大局得到有效維護。

嘗到矛盾糾紛多元調解的“甜頭”,街道辦迅速跟進,先行探索,全力推進訴源治理和“一站式”多元解紛平臺建設。筑巢引鳳,在基層服務站籌備“法官調解室”,聘用首席法律咨詢專家周備中,配套印發(fā)《天壇街道矛盾糾紛多元調解實施方案》,全面推進項目落地。2022年8月,“周到”調解室正式掛牌,開啟了天壇矛盾糾紛多元調解新篇章。

“周到”調解室的建立,將警員、調解員、律師和法官組織到了一起,日常調解中,他們各自發(fā)揮專業(yè)優(yōu)勢,形成法律和實踐經驗優(yōu)勢互補,提升了調解效率,實打實幫助群眾和企業(yè)解決實際問題。

上門指導“問訴求” 解紛就在“家門口”

“每周必到”是“周到”的第二層含義。

“周到”調解室在訴前調解、訴調對接等方面精準發(fā)力,將法治、鄉(xiāng)風、民俗有機融合,進社區(qū)、進樓院、進企業(yè)、進人大代表聯絡站,常態(tài)化開展矛盾糾紛現場調解工作。對居社排查登記、街道綜治中心受理的疑難復雜、涉法涉訴矛盾糾紛集中攻堅,實現由“坐等訴求”向“上門調處”轉變。

“以前,居委會遇到涉法涉訴矛盾,需要我們自己找相關部門解決,現在,街道綜治中心和基層服務站主動排查登記涉法涉訴矛盾,法官、律師定期到社區(qū)化解糾紛,我們遇到的難題在家門口就能得到解決”。2024年初,周備中帶領調解室工作人員多次來到天壇轄區(qū)商貿城市場,現場參與市場停車場門禁道閘安裝的協調論證工作,不斷向市場物業(yè)和商戶業(yè)主明法、析理,最終促成了市場門禁道閘的規(guī)范化建設運營。周備中認為“群眾利益無小事,一枝一葉總關情。調解室在解決轄區(qū)涉法涉訴糾紛的同時,也會結合轄區(qū)糾紛熱點、群眾反映難點,因地制宜、科學靈活組織協調化解工作,充分發(fā)揮調解室貼近群眾,服務群眾的優(yōu)勢,把握群眾對法律服務的新期盼、新要求。”

繪制共建“同心圓” 打造解紛“金名片”

“周邊群眾都到這里調解矛盾”是“周到”的第三層含義。

“真沒想到,調解室只組織兩次調解,就把我們居委會的老大難問題解決了。”在天壇街道綜治中心,小莊居委會治保主任呂會生連聲向“周到”調解室調解員道謝。幾年前,居委會一對親姊妹因父親死亡賠償金分配問題產生矛盾,小妹家屬還在一次矛盾沖突中導致大姐夫輕傷住院,加劇了雙方矛盾。“周到”調解室接到居委會調解申請書后,聯系居委會干部、辦案民警和婦聯相關人員共同參與,組織分析矛盾根源,制定調解計劃,很快就將矛盾化解。

天壇街道創(chuàng)新“三員兩師兩跟進”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工作模式,統籌警員、人民調解員、律師、心理咨詢師專班力量,建立“婦聯+派出所”跟進回訪、“民政所+法院”跟進辦理兩項機制,配合調解法官,為群眾提供零距離、低成本、高效率的調解服務,筑牢社會和諧穩(wěn)定“第一道防線”,打造定分止爭“調解金名片”,讓群眾遇到問題“知道來”,解決麻煩“愿意來”。

定位為民“服務站” 提升群眾“幸福感”

“為群眾提供細致周到的服務”是打造“周到”調解室的核心理念。結合轄區(qū)實際,調解室探索訪、議、調、評“四言”工作訣,訪民風民意、議群眾訴求、調疑難案件、評化解成效。改變“坐、等”局面,為群眾提供上門法律咨詢、申請司法救助政策,不斷開展“點、線、面”結合的立體普法。同時,調解室還負責法律咨詢、普法宣傳、法律培訓、監(jiān)督調解協議履行等工作,參與街道“法律明白人”培訓工作,激發(fā)群眾參與基層法治實踐的內生動力,有力推進矛盾糾紛向和諧無紛轉變。

今年以來,濟源示范區(qū)法學會堅持和發(fā)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xù)加強站點建設,著力用好專家資源,打造“首席+”品牌,實行“首席+案件評查”工作方法 、開展“首席+矛盾調解”工作模式、探索“首席+法律咨詢”工作機制、推行“首席+法律研究”工作措施,充分發(fā)揮法學會“智囊團”“思想庫”“人才庫”的資源優(yōu)勢,助力全面推動更多法治資源向基層延伸、向群眾貼近,不斷提升基層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為平安濟源、法治濟源建設提供了強有力的法治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