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教室監(jiān)控家長可即時看?監(jiān)控孩子課堂,百害而無一利!

教室監(jiān)控家長可即時看?監(jiān)控孩子課堂,百害而無一利!

來源: 法制網 發(fā)布時間: 2017-09-28 瀏覽:12605 次
  如果下個軟件,就能在手機上監(jiān)控孩子在學校的一舉一動,你會下嗎?沒想到,這已經不是個假設性問題,一些學校已經開始行動了。前兩天,微博大V@阿駘在新浪微博上爆料稱,兒子的學校收了100塊錢,給了他一個攝像頭登錄密碼,然后在手機下個軟件,就可以登錄兒子班的攝像頭隨時監(jiān)控。
  這一話題立即引發(fā)網友熱議。即便在孩子所在班級,家長也分成兩派,多半家長支持這種行為,也有家長不支持并向教育局反映了相關情況。而學生則是普遍反對,甚至已經有孩子開始想辦法破壞了。一種事物引來如此兩極化的觀點,這在側面也反映出該事物至少在表面上有利也有弊,而從不同出發(fā)點和價值觀出發(fā),人們將作出完全不同的選擇。
  在支持者的立場上,這不僅可以監(jiān)控孩子有沒有認真聽講,更可以監(jiān)督老師是否負責,會否體罰孩子。在他們眼中,監(jiān)控教室的好處或許更在于,將老師和孩子都置于攝像頭之下,能夠讓他們更加“守規(guī)矩”,并逐漸養(yǎng)成“守規(guī)矩”的習慣。
  事實上,如果深入分析,讓老師認真負責、不體罰學生,需要也必須依仗法律、紀律以及職業(yè)道德,個別無良老師即便在攝像頭下守規(guī)矩,也并不能杜絕其在攝像頭之外的不端行為。
  對于學生也是如此。從功利的角度而言,教育的直接目的在于讓孩子掌握學習能力并養(yǎng)成良好的學習習慣,攝像頭高壓下假裝出來的“規(guī)矩”,只會讓他們離開攝像頭后變得更加不規(guī)矩,對提升學習成績恐怕也沒多大作用。
  而監(jiān)控課堂的弊端則更為顯見。首先,孩子并非物品,他們有著相對獨立的人格,即便在教室這種半公共場所,孩子們也有著他們的隱私權。將他們的一舉一動置于家長視線之內,甚至是其他家長眼皮底下,這顯然涉嫌侵犯他們的隱私權。而如果其他家長出于戲謔等目的將孩子們打哈欠、摳鼻子等不雅丑態(tài)上傳到網絡,恐怕還會淪為實實在在的侵權。其次,校方采取相關舉措并沒有與家長們進行商量,未經同意將涉及孩子的鏡頭“賣”給其他家長,還給不交錢的孩子施壓,這不僅體現(xiàn)出對孩子實體權利的忽視,更折射出校方長期以來對家長、孩子參與權、選擇權、決策權的淡漠?;蛟S在校方眼里,學校和家長、孩子本就不是平等的對話主體,家長和孩子只能照著學校要求的去辦,若是不辦,老師就會給孩子“穿小鞋”。
  有科學研究表明,一個人精力高度集中的時間一般為二十多分鐘。只要是人,就會有開小差的時候。讓孩子們長期處于攝像頭的高壓之下,他們將精神高度緊張,主要精力或許更多地要放在如何強作“精神”之上,這顯然將嚴重影響他們的學習狀態(tài)。
  教育的本質在于培養(yǎng)孩子的完整人格。監(jiān)控孩子本身就是對孩子的極端不信任,顯然不利于良好親子關系的維系,甚至將觸發(fā)孩子們的逆反心理。一個得不到父母信任的人,則將難以自信,更將難以形成對整個社會的信賴。在這種環(huán)境中成長的孩子,性格將是有缺陷的,更毋談完整人格。
  此外,向每個家長收取100元,本身也有違規(guī)亂收費之嫌。我們期待當?shù)亟逃鞴懿块T能夠從教育的本質出發(fā),從孩子們的切實權益出發(fā),從對孩子未來負責的高度出發(fā),及時介入,對于將一些學校孩子置于攝像頭之下的行為予以制止,還孩子們一個自由、寬松的學習和成長環(huán)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