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整治網絡暴力,清朗網絡生態(tài)

整治網絡暴力,清朗網絡生態(tài)

來源:南方日報 發(fā)布時間: 2022-01-26 瀏覽:2110 次

一元復始,萬象更新,網絡輿論環(huán)境同樣需常更常新。24日,國家網信辦發(fā)文決定開展為期1個月的“清朗·2022年春節(jié)網絡環(huán)境整治”專項行動,“集中整治網絡暴力、散播謠言等問題,切實維護網民利益”位列任務榜首,引發(fā)社會強烈關注。

引“爆”熱搜的尋親男孩劉學州曾感嘆網絡暴力可怕、被造謠“女業(yè)主出軌快遞小哥”的受害者谷女士坦言經歷“社會性死亡”……發(fā)生在網絡空間的一樁樁惡事,深刻展現了網絡暴力之害。春節(jié)將至,適時布局網絡環(huán)境整治行動既是對祥和假期氛圍的呼應,更是對清朗輿論生態(tài)的常規(guī)化守護。

網絡暴力、散布謠言等問題頻頻發(fā)生,與其行為的隱匿性與群體性有很大關系?!胺赶伦畲蟮膼旱氖菬o名之人”,隱匿增加了身份識別的難度;缺乏審慎思考,零散個人將匯聚成“烏合之眾”。當某一社會事件成網絡世界熱議的話題時,“處于群體中的個人會感受到一種強烈的‘正義’力量,對他們來說群體就是正義,數量就是道理;即或不然,群體中的人也會有一種‘法不責眾’的想法,因而在他們行為時表現得理直氣壯”。一旦冷言冷語超出個人承壓最大域,恐后果難以預料。

“雪崩時,沒有一片雪花覺得自己有責任”。于網絡暴力參與者、謠言傳播者而言,一次轉發(fā)、一次跟帖看似輕如鴻毛,直接作用于目標對象的攻擊力約略歸零,實則數量的累積很可能釀成不可逆轉的質變。尤其是具有意見領袖特質的公眾賬號。從影響力來看,賬號發(fā)表的內容在一定程度上引導輿論走向;從傳播力來看,龐大的粉絲數量拓寬了意見的遠播范圍。當暴力言論或不實消息經由公眾賬號發(fā)布時,其產生的不利影響遠高于單個人的“小惡”。

網絡空間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滋生語言暴力、謠言的溫床!強而有力的“清朗”專項行動再次警示我們:發(fā)帖不能任性,情節(jié)嚴重的網絡暴力構成犯罪。治理網絡領域的沉疴痼疾絕非一日之功、也不能僅憑一己之力。有關部門抓細抓嚴監(jiān)管工作、網絡平臺壓實壓緊主體責任、新聞媒體加大曝光力度、廣大公民提高網絡素養(yǎng)……相信在多方合力的作用下,風清氣正的輿論生態(tài)將觸手可及、可親可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