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畫《三灣改編》
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率領的秋收起義部隊到達江西吉安永新縣三灣村。原有5000多人的部隊僅剩下不足1000人,組織很不健全,思想也相當混亂。為了鞏固這支新生的革命軍隊,毛澤東在到達三灣村的當天晚上,就在當地的雜貨鋪里,召開了中共前敵委員會,決定對起義部隊進行整頓和改編。
三灣村舊照
電影《秋收起義》:毛澤東:我們不是報私仇的軍隊,不是欺負百姓的軍隊,更不是土匪軍隊……目前,我們僅剩下不足千人,把師的建制改成團,是符合實際情況的。其二,要大力發(fā)展黨員……
在微弱的油燈下,前敵委員會的討論一直持續(xù)到天亮。清晨的三灣村楓樹坪,紅葉正濃,四下郁郁蔥蔥。毛澤東站起來宣布了三項重要決定,這便是著名的三灣改編。
三灣楓樹坪
三灣改編親歷者、老紅軍李立的兒子 何繼明:毛澤東當天晚上在“協(xié)盛和”雜貨鋪召開了前委擴大會議,用了整整一個通宵的時間統(tǒng)一了連以上干部的思想,確立了三灣改編的三項任務。
三灣改編有三項主要內容:一是整編部隊,把原來的工農革命軍第1軍第1師縮編為1個團;二是黨組織建立在連上,連設立黨代表制度,排設黨小組,班有黨員;三是團、營、連三級設立士兵委員會,實行官兵平等,經濟公開。
三灣改編時,毛澤東作出了將支部建在連上的決定
華南師范大學教授 蔣建農:為什么要三灣改編呢?這支隊伍它有農民自衛(wèi)軍,他們沒有經過改造,大家松松垮垮的,紀律也不是很嚴,是這么一種狀況。
三灣改編之前,已經誕生達六年之久的中國共產黨人還未擁有一支獨立的軍事武裝,雖然整合和影響了一些國民黨軍隊,并在軍隊中建立了黨的組織,但黨組織都是設在團一級,很難形成對部隊的絕對領導。三灣改編對團結廣大士兵群眾、瓦解敵軍起到了巨大作用,同時也豐富了我黨早期的統(tǒng)一戰(zhàn)線思想。
江西永新三灣改編紀念館
電影《秋收起義》:毛澤東:干革命,沒有根據地,就立不穩(wěn)腳跟,昨天晚上,袁文才已經派人前來聯絡,當地的黨組織歡迎我們上井岡山安營扎寨!
1927年10月3日清晨,毛澤東向部隊發(fā)表講話,并繼續(xù)向井岡山開進,很快建立了全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
1927年10月,毛澤東率領的工農革命軍在江西荊竹山雷打石宣布三大紀律:一切行動聽指揮,不拿群眾一個紅薯,打土豪要歸公。
三灣改編是中國共產黨建設新型人民軍隊最早的一次成功探索和實踐,它創(chuàng)造性地確立了“黨指揮槍”“支部建在連上”“官兵平等”等人民軍隊建軍原則,確立了黨對軍隊的絕對領導,在人民軍隊的建軍史上具有無比重要的意義。
黨史回眸
1927年
9月29日 毛澤東在率領工農革命軍第一軍第一師進駐江西永新三灣村后,于當晚主持召開前委擴大會議,決定對部隊進行改編:一、整頓組織,將原有的一個師縮編為一個團;二、建立黨的各級組織和黨代表制度,支部建在連上,班排設黨小組,連以上設黨代表,營、團建立黨委,部隊由毛澤東為書記的中共前敵委員會統(tǒng)一領導;三、部隊內部實行民主制度,官長不準打罵士兵,士兵有開會說話的自由,連、營、團三級建立士兵委員會。這次改編被稱為“三灣改編”,奠定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
1938年
9月29日-11月6日 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在延安召開。全會首次提出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命題,重申個人服從組織、少數服從多數、下級服從上級、全黨服從中央的紀律,正確分析抗日戰(zhàn)爭的形勢,規(guī)定黨在抗戰(zhàn)新階段的任務,為實現黨對抗日戰(zhàn)爭的領導進行了全面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進一步鞏固毛澤東在全黨的領導地位,統(tǒng)一全黨的思想和步調,推動各項工作迅速發(fā)展。
1979年
9月29日 葉劍英在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大會上發(fā)表講話,初步總結新中國成立30年來的經驗教訓,明確提出要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走出一條適合中國情況和特點的實現現代化的道路,要發(fā)展社會主義民主和法制,建設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
1989年
9月29日 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40周年大會召開。江澤民發(fā)表講話。
2008年
9月29日 胡錦濤在北京奧運會、殘奧會總結表彰大會上的講話中,總結概括了北京奧運會、殘奧會培育的崇高精神。他指出:廣大奧運建設者、工作者、志愿者大力培育和弘揚了為國爭光的愛國精神、艱苦奮斗的奉獻精神、精益求精的敬業(yè)精神、勇攀高峰的創(chuàng)新精神、團結協(xié)作的團隊精神,為北京奧運會、殘奧會成功舉辦提供了強大精神支撐。這是以愛國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chuàng)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的生動體現,是偉大的中華民族精神在當代中國的生動體現。
歷史瞬間
江西永新縣三灣村。1927年9月29日,毛澤東在這里主持召開前委擴大會議,對部隊進行改編,奠定了建設新型人民軍隊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