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各界人民參與了十三陵水庫的修建
1958年6月30日,北京十三陵水庫工程全部完工。從1958年1月21日開工到6月30日竣工的160個晝夜中,有40萬人參加了工程建設,修起了一個比昆明湖還要大20倍的水庫,創(chuàng)造了空前的壯舉。在7月1日舉行的落成典禮上,時任北京市委第一書記彭真發(fā)表講話時激動不已。
△十三陵水庫建設者
彭真:同志們,朋友們,現(xiàn)在我們慶祝十三陵水庫的建成。這個水庫,工地有些人認為我們不能在洪水季節(jié)到來之前建成,可是由于我們大家鼓足了干勁,克服了各種困難,終于在洪水到來以前建成了!
△修建十三陵水庫
十三陵水庫工程原本是安排在第三個五年計劃期間修建的,為了及早免除水患,擴大郊區(qū)農(nóng)田灌溉面積,北京市決定把工期提前。
△1958年10月我國發(fā)行了《十三陵水庫》特種郵票一套2枚
1954年4月,周恩來總理視察北京昌平的十三陵地區(qū)時,發(fā)現(xiàn)十三陵嚴重缺水,到了雨季又發(fā)大水,周總理說:“十三陵這個名勝古跡是外賓的必游之地,有山無水是一大遺憾,如果修一個水庫,有一個大的水面,那就更美了。”1958年1月21日,在隆隆的開山炮聲中,十三陵水庫開始動工建設,并要求在汛期到來之前,也就是6月30日完工。
△周總理多次到十三陵水庫參加勞動
紀錄片解說:獨臂英雄李世喜一個人一次挑了六筐土,顯示了沖天的干勁。解放軍戰(zhàn)士付榮起和他的戰(zhàn)友們展開了英雄的競賽,他們一次挑八筐到十筐,創(chuàng)造了挑土的最高紀錄。九蘭組的名聲更是聞名工地。
郝玉蘭是十三陵水庫先進集體“九蘭組”成員之一,她也好奇,當年在工地上,她們好像總有使不完的勁。
△“九蘭組”在工地打夯
郝玉蘭:不知道那種勁頭從哪兒來的,也不圖名,也不圖利,思想特別單純。干不好,自己心里頭好像挺虧欠似的。
△1958年5月,毛主席在十三陵水庫工地參加勞動
水庫興建期間,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等領導人都以普通勞動者身份來到工地,幾十萬義務勞動者更是不計報酬,自帶干糧和鋪蓋,投入了熱火朝天的建設中。
十三陵水庫工程總指揮趙凡之子 趙杰兵:北京市整個動員的范圍,他們最后統(tǒng)計的數(shù)字是40萬人參加過水庫建設,我們后來的人很難想象當時中國大地上那一片勞動熱情,就是史無前例,前所未有。
△十三陵水庫
十三陵水庫總庫容達6000多萬立方米,是新中國建成的第一個黏土斜墻式大壩。在水庫興建過程中,先后涌現(xiàn)出2972個先進集體,20409名勞模和先進工作者,這些忘我的勞動者以沖天的干勁和無私奉獻的精神建成了新中國標志性的工程,也成為一個時代奮勇拼搏、迎難而上的見證和象征。
黨史回眸
1921年
7月1日 1941年在黨成立20周年之際,中共中央發(fā)出《中央關于中國共產(chǎn)黨誕生二十周年、抗戰(zhàn)四周年紀念指示》,提出:“今年‘七一’是中共產(chǎn)生的二十周年?!睆拇?,7月1日便被象征性地作為黨的生日固定下來。中共一大召開于1921年7月,由于戰(zhàn)爭年代檔案資料散失,具體開幕日期無法查證。20世紀70年代末,經(jīng)過黨史工作者的努力,確定中共一大于1921年7月23日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106號召開,最后一天會議轉移到浙江嘉興南湖舉行。
1923年
7月1日 中國共產(chǎn)黨機關刊物《前鋒》月刊由廣州平民出版社出版,瞿秋白擔任主編。
1944年
7月1日 中共中央向全軍發(fā)出《關于整訓部隊的指示》,確定在現(xiàn)有基礎上,通過整訓,提高部隊的政治和軍事素質,為將來部隊發(fā)展一倍至數(shù)倍準備條件。從10月起,八路軍、新四軍遵照指示精神,陸續(xù)開展部隊整訓。在政治整訓中,掀起反對軍閥主義,改善官兵關系,尊干愛兵運動;在軍事整訓中,掀起以射擊、投彈、刺殺三大技術為主,以游擊戰(zhàn)術和攻堅戰(zhàn)術為輔的大練兵運動。
1952年
7月1日 成渝鐵路建成通車。這是新中國成立后完全采用國產(chǎn)材料自行修建的第一條鐵路干線。到1978年底,寶成、鷹廈、包蘭、蘭新、成昆、湘黔等鐵路陸續(xù)建成。
1988年
7月1日 七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次會議通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官軍銜條例》,人民解放軍實行新的軍銜制。12月17日,《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實行警官警銜制度的具體辦法》發(fā)布,武警部隊實行警官警銜制度。
1993年
7月1日 國家教委印發(fā)《關于重點建設一批高等學校和重點學科點的若干意見》,提出面向21世紀重點建設100所大學和一批重點學科點的計劃,簡稱“211工程”。1998年5月,教育部決定努力建設若干所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批國際知名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學,簡稱“985工程”。
2006年
7月1日 青藏鐵路全線建成通車。青藏鐵路西寧至拉薩全長1956公里。其中,西寧至格爾木段于1984年投入運營。2001年6月開工修建的格爾木至拉薩段,全長1142公里,海拔4000米以上的地段達960公里,最高點海拔5072米,經(jīng)過連續(xù)多年凍土地段550公里,工程破解了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tài)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技術難題,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線路最長的高原鐵路。胡錦濤出席慶祝大會并發(fā)表講話,號召全黨全國各族人民學習和弘揚挑戰(zhàn)極限、勇創(chuàng)一流的青藏鐵路精神。
2016年
7月1日 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講話指出,要永遠保持建黨時中國共產(chǎn)黨人的奮斗精神,永遠保持對人民的赤子之心。一切向前走,都不能忘記走過的路;走得再遠、走到再光輝的未來,也不能忘記走過的過去,不能忘記為什么出發(fā)。面向未來,面對挑戰(zhàn),全黨同志一定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進。
2021年
7月1日 中國共產(chǎn)黨成立100周年紀念日。
歷史瞬間
新中國成立后,在短短的兩年內就建成了成渝鐵路。圖為1952年7月1日由成都開出的第一列火車。
1945年7月1日,毛澤東歡迎黃炎培等民主人士來延安參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