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2024年10月
魯恭:廉吏仁心留佳話

魯恭:廉吏仁心留佳話

來源: 發(fā)布時間: 2024-11-22 瀏覽:1394 次

文/梁雪涵

魯恭曾遇到一樁積年舊案,許伯等人為田地紛爭打官司,幾任縣令都不能決斷。魯恭替他們分析是非曲直,耐心講述謙讓得益的道理,雙方聽后自覺無顏再爭,都互相推讓田界了。

“長民曾羨魯恭賢,民物熙然各遂天。境外遺蝗徒擾擾,桑間馴雉自翩翩。閭閻風俗猶前日,史傳聲華紀昔年。寄語郎官勤撫字,循良衣缽要人傳?!边@是明代于謙對東漢廉吏魯恭清廉仁德事跡的詠嘆。

魯恭,字仲康,扶風平陵人。東漢和帝時,魯恭任中牟令。他為人剛正,勤廉奉公,仁愛百姓,注重以德化人,做出了卓著的政績,深受百姓敬仰愛戴。

清廉守禮

魯恭的父親在建武初年擔任武陵太守,死在官任上。當時魯恭僅有十二歲,弟弟魯丕才七歲,面對突如其來的打擊,兄弟倆整日痛哭不已。郡里為他們送去財物禮品,可年少的魯恭一概謝絕,并按照規(guī)矩妥善辦完了喪事,禮數(shù)周到,遠遠超過了成年人,鄉(xiāng)里鄉(xiāng)親都嘖嘖稱奇。十五歲時,魯恭與弟弟住在太學里面,潛心學業(yè),閉門誦讀,太尉趙憙仰慕他們的志向,時常派人給他們送酒和糧食,但魯恭都推辭了,其廉潔自守的品質讓趙憙深受感動。他恪守孝悌,因為同情弟弟魯丕年齡尚小,想先幫助弟弟立身揚名,于是一直推托生病不肯做官,州郡多次以禮相邀,他都不肯答應,后因母親再三強求,魯恭才迫不得已西行,到新豐做了學官。建初初年,魯丕考取了秀才,魯恭才做了郡縣的官吏。

仁德為民

建初七年,河南地界上發(fā)生蝗災,蝗蟲一過,幾乎寸草難生??墒?,蝗蟲竟然不侵擾中牟縣的莊稼,非常神奇。河南府尹袁安聽說后不相信此事,便派肥親去調查。肥親在縣令魯恭的陪同下來到田野里,看到到處都是茂盛的莊稼,一片豐收的景象。兩人走累了,就在桑樹下休息,這時有一只野雞落到兩人面前自由自在地覓食,毫不怕人,而在不遠處就有一個小孩在玩耍。肥親問小孩:“野雞就在你面前,為什么不抓它呢?”小孩說:“這只野雞還是幼雞,我不能傷害它?!狈视H聽后非常感動地對魯恭說:“我今天來就是考察您的工作,如今蝗蟲不犯境,這是第一個奇異之處;鳥獸都受到感化,這是第二個奇異之處;小孩子都有仁德之心,這是第三個奇異之處。我再留下去,就會打擾賢德的人了?!闭f完便回去復命去了。

謹慎刑罰

魯恭曾遇到一樁積年舊案,許伯等人為田地紛爭打官司,幾任縣令都不能決斷。魯恭替他們分析是非曲直,耐心講述謙讓得益的道理,雙方聽后自覺無顏再爭,都互相推讓田界了。還有一位農夫的牛被亭長借去幾年未歸還,農夫將此事告到魯恭那里。魯恭了解清楚案情后,就判亭長將牛退還給農夫,可亭長拒不執(zhí)行判決。于是,魯恭多次親自到亭長家,請他將牛歸還給農夫,可亭長都拒不聽從。魯恭自責地說:“這是我教化不力的緣故?!彪S后便準備辭官??h內的官吏百姓都哭著挽留他,亭長看了自覺慚愧,于是便歸還了牛,還要求到獄中服罪,但魯恭赦免了他,不再追究了。從此,百姓對魯恭更是敬愛有加。

德為本,廉立身

正是魯恭的品行高潔、清廉自守、仁愛百姓,讓他廣受敬仰愛戴,做出一番政績,清譽流傳千古。魯恭的事跡為黨員干部樹立了標桿。黨員干部應當傳承魯恭的清廉之風,將廉潔作為立身之本,時刻保持清醒的頭腦,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堅決抵制各種誘惑,在大是大非面前經得住考驗,在小事小節(jié)方面強化自我約束,做到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凈凈做事。要增強仁愛之心,從魯恭與當事人貼心深談、化解矛盾的方式中汲取經驗,不斷提高服務群眾的能力和水平,在工作中堅持用心感受群眾的喜怒哀樂,著力解決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切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