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
首頁
學術
深化法學教育改革?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邁上新臺階 ——專訪中國法學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范九利

深化法學教育改革?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邁上新臺階 ——專訪中國法學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校長范九利

來源:民主與法制周刊 發(fā)布時間: 2025-03-12 瀏覽:15 次

2023年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fā)《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強調(diào)“全面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法學專業(yè)核心必修課,鼓勵有條件的高等學校開設相關必修、選修課程,與法治工作部門聯(lián)合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法治實踐相關課程,打造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門課程模塊,開展好面向全體學生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通過《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xiàn)代化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提出,“加快建設高質(zhì)量教育體系,統(tǒng)籌推進育人方式、辦學模式、管理體制、保障機制改革?!边@為我國進一步深化法學教育改革指明了方向,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作為西北地區(qū)法治人才培養(yǎng)的搖籃,西北政法大學近年來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以下簡稱“三進”),堅持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領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陣地,著力培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實踐者。

本期我們邀請中國法學會副會長、西北政法大學黨委副書記、校長范九利談一談西北政法大學在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方面所作出的教學探索和實踐創(chuàng)新。

《民主與法制》周刊:“五院四系”是政法人才培養(yǎng)的國家隊,西北政法大學作為其中的一部分,是如何將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來抓的?為此做了哪些頂層設計?

范九利:西北政法大學的前身是1937年中國共產(chǎn)黨在延安創(chuàng)辦的陜北公學,傳承著“政治堅定、實事求是、勇于創(chuàng)新、艱苦奮斗”的老延大優(yōu)良傳統(tǒng)。按照我的理解,“五院”與“四系”雖并稱“國家隊”,卻又有分工,這種分工可以形象地比喻為“‘五院’腳踏實地,‘四系’仰望星空”。也就是說,相較于側重培養(yǎng)法學理論家的“四系”而言,“五院”更長于產(chǎn)出法治實干家,這一特點在西北政法大學表現(xiàn)得尤為突出。作為一所教學科研型大學,我校人才培養(yǎng)的主要目標是為法治工作隊伍尤其是西部地區(qū)的法治實務部門輸送政治立場堅定、業(yè)務能力突出、職業(yè)道德高尚的合格后備力量。因此,如果說賡續(xù)紅色血脈、傳承紅色基因是我們的立校之根、辦學之源,那么用習近平法治思想全方位占領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陣地,是我校新時代的興校之基與育人之本。

在我看來,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不是一般的教學任務,而是堅定捍衛(wèi)“兩個確立”、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在法學理論研究和法治人才培養(yǎng)中的具體表現(xiàn)與集中體現(xiàn)?!叭M”工作是西北政法大學的一項重大政治任務,事關教書育人工作的全局和大局。全校師生對此有著高度的政治自覺和強烈的責任擔當,各職能部門和教學單位均積極投入人力、物力、財力支持“三進”工作,將“三進”工作和學科建設、科研工作、黨建工作、學生工作結合起來,舉全校之力把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建設成為西北政法大學的亮點和名片。

2020年11月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后,西北政法大學在全國范圍內(nèi)率先成立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是全國高校習近平法治思想?yún)f(xié)同研究機制的13家創(chuàng)始單位之一。中心自成立以來,始終受到中國法學會的關懷和厚愛,得到校黨委的高度關注和大力支持。中心主任目前由我兼任,我將工作重點放在推進中心實體化建設、實質(zhì)化運作、實效性產(chǎn)出上,要求中心恪守政治性與學術性并重的特殊定位,在學術研究中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把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研究闡釋放在黨和國家工作大局中謀劃和推進,致力于理論創(chuàng)新、課題研究和對外交流,積極推動學術研究成果向教學領域尤其是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教學工作轉化。

2020年12月,西北政法大學組建國內(nèi)首家以“法治學院”命名的法學院,承擔全校本碩博三個層次、法學專業(yè)與法外專業(yè)兩個類型,與習近平法治思想相關課程的教學任務。這是我校學習研究宣傳闡釋貫徹落實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的主要抓手。2021年10月,我?!傲暯椒ㄖ嗡枷胩摂M教研室”獲批為陜西省首批省級虛擬教研室建設試點單位,虛擬教研室匯集眾多校內(nèi)外優(yōu)秀師資,利用信息化教學手段開展線上線下、虛實結合的教學研究活動及課堂教學實踐,打造“虛擬網(wǎng)絡教學矩陣”,形成了開放動態(tài)、包容彈性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發(fā)展共同體。以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中心、法治學院、“習近平法治思想虛擬教研室”為依托,西北政法大學打造了一支立足法學、覆蓋全校、輻射全省、面向全國的高素質(zhì)復合型師資隊伍,能夠高質(zhì)量完成全校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教學工作并對外承擔師資培訓任務。

 《民主與法制》周刊:教材建設是教學工作的基礎,進教材是進課堂進頭腦的前提,在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方面,西北政法大學做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成效?

范九利:離開了高質(zhì)量的教材,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教學實踐是難以想象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召開后,我校教師參與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馬工程”教材的編寫工作,撰寫了與西北政法大學自身定位與育人特色密切相關的“堅持建設德才兼?zhèn)涞母咚刭|(zhì)法治工作隊伍”一章。2024年,我校教師繼續(xù)參與了該教材第二版的修訂工作。在參編教材的基礎上,我校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教學團隊于2023年受教育部高等學校法學類專業(yè)教學指導委員會委托,研制了與“馬工程”教材配套的《普通高等學校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教學重點指南》并已提交驗收。值得一提的是,我校教師為“馬工程”教材編寫了40句、160字的習近平法治思想記誦口訣,以言簡意賅、朗朗上口的方式高度凝練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的重大意義、核心要義與科學方法,受到了學生的一致好評。

《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馬工程”教材是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教學的重要依據(jù),但習近平法治思想進教材工作不應是《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教材的單打獨斗。在我看來,進教材是對法學教材的全局性、整體性、系統(tǒng)性要求,也就是說,要采取不同方式、通過不同途徑,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進入全部法學教材。我校教師參編了《新時代中國憲法理論》“馬工程”教材,學校自2022年起重點建設了以習近平法治思想全面融入為特色的“高等政法院校法治學系列教材”,第一批書目《中華法治文明》《區(qū)塊鏈法學》《中國判例制度史》《社會治理法學》已出版并運用于相關課程教學,取得了顯著的效果,第二批書目已按計劃進入編校階段。此外,學校依托校級教材立項、中央財政支持地方高校改革發(fā)展基金建設項目,加大財政傾斜及支持力度,引導教師在編寫、修訂自編教材時注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有機融入。到目前為止,一個全面融入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法學教材體系已逐漸成型,為習近平法治思想入耳入腦入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民主與法制》周刊:高校是法治人才培養(yǎng)的主陣地,課堂則是學習宣傳習近平法治思想的第一線與最前沿,西北政法大學在習近平法治思想進課堂工作中形成了哪些可復制、可推廣的經(jīng)驗?

范九利:在法學理論研究中,習近平法治思想不僅是一門學問,更是中國特色法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的主心骨;在法治人才培養(yǎng)中,習近平法治思想不僅是一門課程,更是當代中國法學課程體系、教材體系、教學體系的拱心石。中央全面依法治國工作會議將習近平法治思想明確為全面依法治國的根本遵循和行動指南后,我校便著手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教學工作。經(jīng)過一個寒假的精心備課,西北政法大學于2021年春季學期在全國范圍內(nèi)較早開設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系列講座課,作為法學專業(yè)必修課程與法外專業(yè)通識選修主干課程。2021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印發(fā)《關于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納入高校法治理論教學體系的通知》,要求全國高校于2021年秋季學期面向法學專業(yè)本科生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西北政法大學作為一所法學學科齊全、師資力量雄厚、在校生規(guī)模巨大的政法院校,屬于文件所稱的“有條件的高?!?。因此,我校在按要求開設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法學專業(yè)必修課的基礎上,于2022年春季學期對法學以外專業(yè)本科生開設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通識選修課。結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關于“打造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門課程模塊,開展好面向全體學生的習近平法治思想教育”要求,經(jīng)過教務處與法治學院的反復論證,我校于2023年在《本科法學專業(yè)人才培養(yǎng)方案》中設置了包括民族區(qū)域自治法學、港澳基本法學、陜甘寧邊區(qū)法制史、立法學、紀檢監(jiān)察學、社會治理法學、人權法學、中國司法制度、監(jiān)察法學等9門專業(yè)選修課的“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門課程模塊”。這些課程體現(xiàn)了黨領導法治建設的成就和經(jīng)驗,凸顯出國家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蘊含著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核心要義與原創(chuàng)性概念、范疇、理論,對習近平法治思想概論課程發(fā)展起到了良好的支撐作用。

同時,考慮到本碩博三個層次學生在培養(yǎng)規(guī)格、教學內(nèi)容與授課方式上的區(qū)別,我校于2022年秋季學期對法學各專業(yè)碩士研究生開設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專題專業(yè)學位課,重點講授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原創(chuàng)性貢獻;對服務國家特殊需求博士研究生開設了習近平法治思想研究方向課,重點講授貫穿在習近平法治思想中的立場、觀點和方法。這種分層開課、分類培養(yǎng)、因材施教的教學模式適應了不同層次學生的需求與接受能力,取得了良好的教學效果。隨著“三進”工作的深入推進、經(jīng)驗總結和理論提升,我校獲批了教育部新文科研究與改革實踐項目,承擔的陜西省教改重點攻關項目以“優(yōu)秀”等次結項,“新時代德法兼修卓越法治人才培養(yǎng)體系創(chuàng)新與實踐”榮獲陜西省高等教育教學成果特等獎。

《民主與法制》周刊:進頭腦是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的最終目的,關鍵是要形成學生對習近平法治思想的政治認同、思想認同、理論認同、情感認同。在教材編寫與課堂教學之外,西北政法大學在推進習近平法治思想進頭腦方面還做了哪些有益工作?

范九利:的確如此。教育引導全校師生做習近平法治思想的堅定信仰者、積極傳播者、模范實踐者,這是西北政法大學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的終極目標。我們深知,課堂教學盡管是高等教育的重心,但畢竟不是全部。第二課堂與實踐教學同樣是習近平法治思想進頭腦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徑。相比于第一課堂,第二課堂可以不拘形式、潤物無聲。對于新時代的大學生而言,第二課堂有時會讓他們擁有更好的“用戶體驗”。因此,我校積極引導學生將習近平法治思想作為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的一項重要主題,在開展習近平法治思想宣傳活動的同時實現(xiàn)參與者的自我教育,畢竟言說者只有真誠地對待言說內(nèi)容,才足以打動聽眾。我校在讀研究生主持的《習近平法治思想的“三入”實踐》獲第八屆中國“互聯(lián)網(wǎng)+”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陜西賽區(qū)銀獎,這是對上述自我教育方式及其成效的一個肯定。

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走深走實,不僅要加強學理化研究、學術化表達、體系化構建,也需要大眾化解讀。只有綜合使用傳統(tǒng)方式和新型融媒手段,才能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不斷向基層延伸,不僅在高校入腦入心,更能走進千家萬戶。西北政法大學高度重視習近平法治思想的跨平臺、融媒體學習宣傳工作。2024年,我校與陜西省司法廳、中共陜西省委黨校、陜西省社科院、陜西省廣播電視臺合作錄制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全媒體宣傳活動系列短視頻》(共14集),已在多個媒體平臺播出并作為我校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的重要教學資源。此前,我校與相關單位合作,由我校學生擔任制作主力,推出了宣傳《法系天下》系列廣播劇,已在全國30多家電臺播出,獲得各界聽眾尤其是法學專業(yè)在校生的強烈反響。

《民主與法制》周刊: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是全國法學院校共同承擔的重大使命,各法學院校都在積極推進落實。如果說西北政法大學的“三進”工作已經(jīng)形成了一種成熟的模式,那么您如何概括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和優(yōu)點?

范九利:我的考慮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是高度重視制度建設?!叭M”工作要取得實質(zhì)化的成果,必須建立長效化的機制,要把教材編寫、課堂教學、人才培養(yǎng)中相對成熟的經(jīng)驗予以制度化、規(guī)范化、體系化,從而為“三進”工作提供有效的制度保障。西北政法大學已組織研制了《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指南(“概論”課)》《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指南(法學專業(yè)核心課)》《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指南(思想政治課)》《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模塊設置方案》《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法學專業(yè)核心課指導綱要》等教學文件,制定了《習近平法治思想課程思政教學示范中心建設管理方案》《習近平法治思想虛擬教研室建設管理方案》《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質(zhì)量評價標準》等教學管理制度。這些制度和文件構成“三進”工作的遵循和指南,在教學運行中發(fā)揮了重要作用,避免了“一人一把號,各吹各的調(diào)”,最大限度地消除了因教師個體差異、能力差別而造成的教學效果參差、教學質(zhì)量波動。

二是高度重視隊伍建設?,F(xiàn)代高等教育要以學生為主體,但同時必須以教師為主導。習近平法治思想師資隊伍如果做不到人才輩出,“三進”的目標是無法實現(xiàn)的。全面提升習近平法治思想師資隊伍的能力和水平,幫助任課教師進一步解放思想,克服教師尤其是部門法學教師對習近平法治思想融入課堂教學的畏難情緒,是隊伍建設的一項重點任務。西北政法大學制定了《習近平法治思想師資培訓計劃》《習近平法治思想師資交流計劃》《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師專業(yè)發(fā)展計劃》《思政課教師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能力提升計劃》《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師師德師風指導規(guī)范》,起草了《立格聯(lián)盟習近平法治思想教學聯(lián)盟章程》(草案)。上述計劃的實施,幫助全校教師摒棄了本位主義思想,樹立了全局觀念,打破專業(yè)、學科、學院、學校間的“楚河漢界”,加強了專業(yè)課教師與思政課教師的交流,實現(xiàn)了課程思政與思政課程的同向同行,提升了師資隊伍的政治站位和教學能力,形成全校一盤棋、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共同謀“三進”的工作格局。

在接下來的工作中,我們將大力加強同兄弟院校的溝通,虛心學習其他法學院?!叭M”工作成功經(jīng)驗,充分利用全國高校習近平法治思想?yún)f(xié)同研究機制這一重要平臺,合理借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其他領域“三進”工作的做法,使我校的“三進”工作開展得更科學、更合理、更實用,令我校的“三進”工作經(jīng)驗更具實踐性、普遍性和可推廣性。學校將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決定》提出的“深化教育綜合改革”重大決策部署,按照《關于加強新時代法學教育和法學理論研究的意見》的具體要求,學深悟透習近平法治思想,推動習近平法治思想“三進”工作邁上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