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浉河區(qū)人民法院五樓的一間辦公室,記者打開房門,只見辦公桌上堆滿了文件和法律書籍。
這間辦公室里,有46本日記,從1997年到2020年,記錄的都是工作,整整23年。
辦公桌上,一張泛黃的剪紙上寫著:“天地有萬古,此身不再得,人生只百年,次日最易過,幸生其間者,不可不知有生之樂,亦不可不懷虛生之憂?!?/span>

這是信陽市浉河區(qū)人民法院黨組成員、審委會委員、四級高級法官王春珍庭長的辦公室,她用一生踐行了這個座右銘。2021年1月28日,王春珍因病醫(yī)治無效,將生命永遠定格在了53歲。
直到去世前29天,她始終堅守在審判一線,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

王春珍,畢業(yè)于中南財經(jīng)政法大學(原中南政法學院)。1991年分配到?jīng)负訁^(qū)人民法院工作,從一名書記員到四級高級法官,一干就是30年,2011年以來結案近兩千件,無一起錯案,無一起超審理期限。
她常對身邊人說:“審案、判案一定要精準、公平,這是對當事人負責,對自己負責,對身上這身衣服負責。”
在負責少年審判庭時,她為青少年因無知犯罪而痛惜,對同事許浩說:“很多孩子根本就沒有犯罪故意,但是因為不懂法而犯法了,判了以后就會影響到他們一生。我們應該加強對青少年的法律知識教育,讓他們懂法、守法?!?/span>
為此,她制定了詳細的校園普法方案并聯(lián)合媒體積極開展宣傳,力所能及地將青少年犯罪防患于未然。
和王春珍共事30年的老同事潘傳瓊悲痛不已:“她雖然是名牌大學高材生,但一直堅持學習。她的書上做滿了筆記,我拿不準的問題向她請教,她就從眾多法律條款中給我找到出處,對待工作非常嚴謹認真?!?/span>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王春珍主動擔當作為。2020年7月,法院重新分配需幫扶的兩名貧困戶,王春珍主動提出多給她分一戶。繁忙的工作之余,她經(jīng)常趁著周末為貧困戶送去米面油,還拿出自己的部分工資幫助貧困戶解難紓困。
堅守司法為民、公正廉潔的原則,王春珍先后榮獲全市法院先進個人、十佳政法干警、辦案標兵、“三八紅旗手”、巾幗建功標兵,所帶領的庭室多次榮獲“全省刑事審判工作先進集體”、“巾幗文明示范崗”、“五星級政法單位”等榮譽。
王春珍的侄女王怡超回憶,王春珍去世前兩個月一直咳嗽得厲害,連彎腰穿鞋都需要家人幫忙,仍一心撲在工作上,2020年12月12日去醫(yī)院拍片,才知道是肺癌晚期。
采訪中,記者注意到,她去世前一個月,也就是12月7日到12月18日,王春珍開庭審理了14個案件。難以想象,癌細胞全身擴散的她是以怎樣的堅強意志,支撐著端坐法堂,敲響為民伸張正義的法槌。
“王春珍同志是我們基層法院人的縮影,她的堅守與執(zhí)著,純粹的內(nèi)心、忘我的境界,就像在每個人的心里點燃了一盞燈,它永不熄滅,默默無聲,引領著我們砥礪前行?!睕负訁^(qū)人民法院院長祝杰說。
斯人已去,芳華永存。近日,中共信陽市浉河區(qū)委號召全區(qū)上下向王春珍同志學習,在平凡的崗位上,不忘初心,忠于職守、默默奉獻,無愧于新時代賦予我們的崇高使命。(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胡巨成 河南報業(yè)全媒體記者 楊晶晶 通訊員 劉亞迪)